7.我校录取新生时各专业对身体的要求详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8.新生入学后,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入学体检复查。经复查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者,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冒名顶替入学的新生、未按规定公示有关资格身份的新生、未经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新生以及违规录取的新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并不予学籍电子注册。
安徽工程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本科 |
2 | 应用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5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6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仪器类 | 本科 |
7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9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类 | 本科 |
1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11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12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13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14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6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本科 |
18 | 纺织工程 | 纺织类 | 本科 |
19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纺织类 | 本科 |
20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21 | 表演(服装表演方向)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22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3 | 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类 | 本科 |
24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本科 |
2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26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7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29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30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3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32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33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34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35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36 | 建筑学 | 建筑类 | 本科 |
37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38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39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科 |
41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43 | 生物制药 | 生物工程类 | 本科 |
44 | 金融工程 | 金融学类 | 本科 |
45 | 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 |
46 | 互联网金融 | 金融学类 | 本科 |
47 | 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48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49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50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1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2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3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4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本科 |
55 | 工艺美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6 | 广告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57 | 动画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58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5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合作,3+2培养模式) | 电气类 | 本科 |
60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纺织类 | 本科 |
61 | 区块链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8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余人,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20余人。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9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培养方面,有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4个,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9门;近三年新增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90项。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省科学技术奖23项,省社会科学奖4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项,获发明专利449件,2020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24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及校友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意产业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古井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承担安徽省、芜湖市决策咨询项目30余项。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为大学精神和“尚德敏学 唯实惟新”为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2020年度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激励奖。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誉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摇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努力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