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9.8%,硕士就业率为92.4%。
12月10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古正举来我校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和形势政策报告。校党委书记王安平主持报告会。
古正举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百年奋进气壮山河,百年飞跃彪炳史册,百年奇迹震撼世界;回望过去,红色南充写下了英名万古流芳、斗争气吞山河、功绩彪炳千秋“三大壮丽史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能丢掉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古正举强调,万山磅礴有主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间正道是沧桑,要坚决走好中国道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要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要在对历史的全面回顾、深入思考、系统总结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走好******长征路。
在宣讲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时,古正举指出,省委以全会的形式部署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并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南充正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事、干好当下的事,努力为全国全省绿色低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市第七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南充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南充必将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稳健的步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强势崛起,未来的南充潜力无限、活力无限、机遇无限。
古正举对西华师范大学和全校师生提出了殷切期望。
王安平主持会议时表示,报告站高谋远、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对学校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学校准确把握南充发展的重要成就和宏伟蓝图、更好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指明了方向,对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报效家国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成长指南。
王安平要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抓好传达学习、深入研究领会报告会会议精神,切实将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主动、深入对接南充重大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为南充加快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南充,共同促进南充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贡献西华师大力量。他希望同学们牢记古正举的谆谆教诲,胸怀家国天下,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西华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校党委副书记刘利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龙汉武、李敏、张泽钧,校党委常委曾庆亮、周勇、周道春,市政府副市长欧阳梅,市政府秘书长许宁,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顺庆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西华师范大学各二级单位党政负责同志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一、西华师范大学在上海市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根据2020年上海市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西华师范大学在上海市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最低录取分为43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30103名。二、西华师范大学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数省控线北京物2020本科474318990436天津物或化或地2020本科A532292403476天津不限2...查看更多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本科 | 559 | 13134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9 | 文科 | 本一 | 559 | 15018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8 | 文科 | 本二 | 558 | 17827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0 | 理科 | 本科 | 551 | 69759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2 | 文科 | 本二 | 547 | -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9 | 文科 | 本二 | 543 | 21201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4 | 文科 | 本二 | 543 | 17048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3 | 文科 | 本二 | 537 | 16958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2 | 20056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4 | 理科 | 本二 | 532 | 76950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6 | 文科 | 本二 | 527 | 18108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2 | 理科 | 本二 | 525 | -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9 | 理科 | 本一 | 521 | 70866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8 | 理科 | 本二 | 514 | 78969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6 | 理科 | 本二 | 511 | 80088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7 | 文科 | 本二 | 511 | 18083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5 | 文科 | 本二 | 506 | 26156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2 | 85294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5 | 理科 | 本二 | 495 | 86809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3 | 理科 | 本二 | 492 | 80354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7 | 理科 | 本二 | 481 | 76341 |
西华师范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19 | 理科 | 本二 | 477 | 111037 |
西华师范大学院校介绍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矢志不渝擘画和推进学校的强校事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成功入选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首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是四川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确定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和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是全省首个被授牌“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的省属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学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现有81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中国史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生态学与生态治理学科领域、政治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四川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全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个;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等9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及川东北航空模型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生态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等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科研机构。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史学专家赵吕甫、龙显昭,哲学专家李耀仙,遗传学专家汤泽生,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中国隐翅虫分类研究专家郑发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800余人。获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荣誉称号的有100余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