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大学专业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点专业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3-28 16:54:56

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科
040106 学前教育 教育学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文学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120901K 旅游管理 管理学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040107 小学教育 教育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最新介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历经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重庆教育学院三个时期。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部“云数融合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人数或比例
国家资助 国家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0元 全国共奖励6万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5000元 约占在校生人数的3%
国家助学金 每年:一等4300元;二等3300元;三等2300元。 在校生约30%
(一等5%;二等15%,三等10%)
国家助学贷贷款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无限制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无限制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师范生公费教育 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 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等情况确定,全国共资助约20万人
绿色通道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无限制
地方政府资助 生源地补充助学贷款 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无限制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6000元,总额不超过24000元 无限制
在校求职创业补贴 800元/人 无限制
全科教师公费教育 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 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校内资助 困难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 500--2000元,学生本人申请,学生处处务会讨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500-2000元资助 无限制
校内奖学金 综合奖学金 每学期:一等元1000元,二等500元,三等100元 35%(一等5%,二等10%,三等20%)
勤工助学 每月340元 约300个岗位
学费减免 减免学费的25%、50%或者100% 无限制
卓越成长奖励资助 十佳学子 2000元/生; 10
新生奖学金 1000元-3000元 根据当年招生录取实际情况和学校《新生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进行评选
考研奖学金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境)外著名大学录取奖励3000元/人; 无限制
其他大学录取奖励2000元/人。
赴国(境)外交流学习资助 1000元-50000元     根据资助办法和当年项目实际情况,第一类、第二类项目每年资助名额各不超过40人;第三类项目资助名额不超过100人;优秀学生每年资助名额不超过10人;优秀贫困学生每年资助名额不超过10人。
辅修专业奖学金 专业分20分1000元 无限制
专业分40分再奖励1000元
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和相应学位或学历证明文件,再奖励1200元
专业技能竞赛奖 国家级及以上 无限制
个人:最高等次1500/人
     第二等次1000/人
     第三等次 600/人
     第四等次 300/人
团体:最高等次4000/项
     第二等次3000/项
     第三等次2000/项
     第四等次1000/项
省市级(含全国比赛省市级赛区)
个人:最高等次800/人
     第二等次500/人
     第三等次300/人
     第四等次150/人
团体:最高等次2000/项
     第二等次1500/项
     第三等次1000/项
     第四等次500/项
学术科研类 科研立项奖 国家级 8000/项 无限制
          省市级 2000/项
发表论文 权威核心刊物 5000/篇
        核心刊物 2000/篇
        一般刊物 200/篇
出版专著 学术专著 100/千字
 编著 20/千字
 教材 15/千字
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发明专利 5000/项
 实用新型专利 1000/项
 外观设计专利 500/项
 软件著作权 500/项
创新创业竞赛奖 1000~30000元/项 无限制
志愿服务西部偏远地区就业奖和志愿服务基层奖 非当地生源毕业生奖励2000元/人 无限制
当地生源毕业生奖励1000元/人
…… ……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校介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历经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重庆教育学院三个时期。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部“云数融合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20年底,拥有图书资源总量198.35万册以及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各种数字资源。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已获批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点3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755项,其中国家级684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高于重庆市本科平均水平。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建以来,学校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7.5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7.96%;双师型教师占比23.77%。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2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1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聚焦“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获教育部批复建设“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建设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及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和启智众创空间等一批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市发改委和市科技局等研究开发平台。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75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24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7个。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局面深度拓展。以推进产教融合为牵引,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等方式合作育人,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建成中兴通讯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与凤凰传媒、中兴通讯、东方宇新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国境外8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开展了交流合作,建成国际学院,引进美国、英国、西班牙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与313家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

67年来,学校形成“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负重自强创新求真”的校风品格,培育出“正德厚生·博学善教”“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优良教风和学风。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力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将学校建成重庆有地位、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个性的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