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大学本科

云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发布时间: 2023-03-14 13:18:38

云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序号 学校名称 一级学科名称 评估结果
1 云南大学 民族学 A+
2 云南大学 生态学 A-
3 云南大学 政治学 B+
4 云南大学 生物学 B+
5 云南大学 理论经济学 B
6 云南大学 中国史 B
7 云南大学 数学 B
8 云南大学 化学 B
9 云南大学 统计学 B
10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 B
11 云南大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B
12 云南大学 法学 B-
13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B-
14 云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B-
15 云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16 云南大学 软件工程 B-
17 云南大学 社会学 C+
18 云南大学 世界史 C+
19 云南大学 物理学 C+
20 云南大学 系统科学 C+
21 云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C+
22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 C+
23 云南大学 哲学 C
24 云南大学 应用经济学 C
25 云南大学 教育学 C
26 云南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C-
27 云南大学 新闻传播学 C-
28 云南大学 地理学 C-
29 云南大学 艺术学理论 C-
30 云南大学 美术学

C-

云南大学奖学金设置情况

云南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人数或比例
国家资助 国家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0元 根据教育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5000元 根据教育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国家助学金 每年:一等3800元;二等2800元 根据教育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国家助学贷款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无限制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无限制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师范生公费教育 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 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绿色通道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无限制
地方政府资助 省政府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6000元 根据教育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4000元 根据教育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每生每年代偿金额本专科生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最高不超过12000元 无限制
云南省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 一次性发放1000元 无限制
校内资助 困难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 一次性发放500-3000元,一学年不超过3000元 无限制
中秋节慰问金 按照30元/人标准购买月饼发放 全体在籍在校全日制学生
校内奖助学金 东陆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3000元 100人-200人
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 特等5000元;一等2500元;二等1500元;三等1000元。 特等10名;一等为参评人数的6%;二等为参评人数的12%;三等为参评人数的17%。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元 学院总人数的2%
校级单项奖学金 学习进步奖500元;学术奖500元;创新奖500元;道德风尚奖500元。 各学院申报名额
熊庆来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6000元 10名
方国瑜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6000元 10名
校级大学生年度人物 一次性奖励5000元 10名
校级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一次性奖励2000元 10名
勤工助学 固定岗位:每月不超过800元;
临时岗位:每小时12元
约290个岗位
学费减免 减免全额学费 无限制
助力成长资助 “认识世界 同线起跑”国内交流项目 全额资助 100名/年
“认识世界 同线起跑”国际交流项目 全额资助 100名/年
学生应征入伍奖励 正式入伍者20000元/人。 无限制


云南大学院校介绍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一省一校”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新的历史时期,云南大学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协调共进、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按照“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树木树人计划”“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云南大学下设26个学院、10个研究机构、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023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582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2017人,具有正高职称的507人,具有副高职称的675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219人。学校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6816人,硕士研究生8159人,博士研究生1215人,学历教育留学生1545人。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9.3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82万余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云南大学有本科专业79个,17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13个专业入选省“双万”计划,有12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专业“菁英班”,10个专业“卓越班”,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其中,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B类学科14个。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形成了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长。现有院士9人(含双聘、特聘),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学校大力实施“学术兴校”,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斐然。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4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4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有15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9篇论文发表于国内顶级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

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四部委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察站,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备案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有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4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