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选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2021年全国录取分数线

发布时间: 2023-03-08 09:06:28

2022年云南农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80位,在满分100分的机制下获得综合60.82分,被校友会评为3星级的区域一流大学。根据2022校友会云南省大学排名可知,云南农业大学在云南省内排名第五。

云南农业大学2021年全国录取分数线

大学名称 大学分类 招生省份 招生年份 考生类别 批次名称 最低分数线 最低位次 选科要求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78 13443 史 或 地 或 物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一 565 11937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63 16290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63 16290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59 17076 物 或 化 或 生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西 2021 文科 本二 556 14696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浙江 2021 综合 1段 547 102147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41 20934 物 或 化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41 20522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北 2021 历史 本科 539 20257 历史+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较高收费) 农林 河南 2021 文科 本二 539 34627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河北 2021 历史 本科 536 18362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河南 2021 文科 本二 535 37377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四川 2021 文科 本二 533 22501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贵州 2021 文科 本二 532 16940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重庆 2021 历史 本科 531 15826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东 2021 物理 本科 529 95135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东 2021 物理 本科 529 94528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云南农业大学(预科)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28 26340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历史 本科 528 19213 历史+(化学或生物)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东 2021 物理 本科 524 100875 物理+化学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历史 本科 523 21578 历史+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历史 本科 522 12893 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云南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其它)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22 29387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520 38316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20 30375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山西 2021 文科 本二A 518 10873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历史 本科 517 1418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历史 本科 516 31568 历史+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四川 2021 文科 本二 516 33441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物理 本科 513 69761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历史 本科 512 33891 历史+(化学或生物)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东 2021 物理 本科 511 119169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物理 本科 510 72475 物理+(化学或生物)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物理 本科 509 4868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重庆 2021 物理 本科 508 55712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历史 本科 508 36213 历史+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贵州 2021 文科 本二 507 27440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历史 本科 507 16862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507 63957 物理+(化或生)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历史 本科 507 29535 历史+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506 64486 物理+(化或生)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物理 本科 505 50732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物理 本科 503 51739 物理+选考化学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四川 2021 理科 本二 503 101496
云南农业大学(迪庆专项)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03 39505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502 66604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西 2021 文科 本二 501 17128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河北 2021 物理 本科 500 87151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山东 2021 综合 1段 499 152952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499 68158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物理 本科 499 82748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498 68692 物理+化学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西 2021 理科 本二 496 67135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四川 2021 理科 本二 494 111088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湖南 2021 物理 本科 494 87373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东 2021 物理 本科 492 144702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物理 本科 492 94681 物理+(化学或生物)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物理 本科 491 95744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物理 本科 489 97714 物理+化学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广西 2021 文科 本二 487 21225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福建 2021 物理 本科 487 5977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辽宁 2021 物理 本科 485 49767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485 165585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山东 2021 综合 1段 481 193119 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四川 2021 文科 专科 480 62585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贵州 2021 文科 专科 477 44345
云南农业大学(B) 农林 山西 2021 文科 本二B 476 21812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75 65664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山西 2021 理科 本二A 472 53290
云南农业大学(预科)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65 72328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安徽 2021 理科 本二 463 113606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西 2021 理科 本二 461 58447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苏 2021 物理 本科 461 123723 物理+不限
云南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其它)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54 79800
云南农业大学(迪庆专项)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50 82608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四川 2021 理科 专科 443 164456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42 88181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贵州 2021 理科 本二 438 61271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435 29681 物 或 化 或 生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内蒙古 2021 文科 本二A 427 15231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甘肃 2021 理科 本二 424 42452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陕西 2021 理科 本二 417 76903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西 2021 文科 专科 413 50575
云南农业大学(B) 农林 山西 2021 理科 本二B 413 91224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陕西 2021 理科 本二 411 80672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广西 2021 理科 本二 411 88929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吉林 2021 理科 本二A 411 34610
云南农业大学(较高收费) 农林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410 283600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西 2021 文科 专科 409 19568
云南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农林 贵州 2021 理科 本二 407 87955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二A 405 41833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宁夏 2021 理科 本二 400 15176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江西 2021 理科 专科 386 29256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贵州 2021 理科 专科 367 128292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广西 2021 理科 专科 359 125873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内蒙古 2021 理科 本二A 358 44971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356 13410
云南农业大学(特有民族班)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 -
云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 -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云南 2021 理科 专科 - -
云南农业大学(特有民族班)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 -
云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 -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云南 2021 文科 专科 - -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河南 2021 理科 专科 - -
云南农业大学 农林 河南 2021 文科 专科 - -

云南农业大学最新介绍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办学8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院校介绍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办学8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2014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2014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云南农业大学办学八十多年来,一代代农大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25684人,成人教育学生7504人,各类留学生近200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3803亩,校舍面积6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623万元。学校图书馆是CALL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CALLS全国农学中心成员馆,2014年获批为教育部科技查新站,拥有纸质图书171.6万册,纸质期刊831种,电子期刊3.1万种,电子图书227.8万种,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50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学校现设22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28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省创新人才共计6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7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

学校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有农业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社会工作7个专业学位类别。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7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观测试验站、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智库、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6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昆明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5个、校级科研平台35个。

学校始终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呕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八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在大健康、生物科技、农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30%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了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框架;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共获准立项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144项、省级451项;建设了课程开发系统、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以及教学管理五大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2018年,连续14年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优秀,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农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480余项,科研经费达13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55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甘蔗、大豆、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65个。发表论文27107篇,其中SCI、EI、CPCI-S等论文4197篇。获授权专利1177件,其中发明专利281件。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创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达3.02亿亩,突破作物品种单一化种植重大难题,成为世界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李铮友教授等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我国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率领团队育成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盛军教授团队围绕茶叶等特色生物资源,通过建立茶树基因组数据库,系统阐释了茶树起源、演化以及茶树基因迁徙规律,阐明普洱茶降血脂、降血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机理,开发普洱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发掘辣木、铁皮石斛、玛咖等新资源,实现了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魏红江教授团队构建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与美国合作获得了世界第一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克隆猪,并在《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发表,同时获得了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侏儒症等多种小型猪疾病模型。

学校始终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呕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八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在大健康、生物科技、农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30%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了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框架;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共获准立项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144项、省级451项;建设了课程开发系统、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以及教学管理五大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2018年,连续14年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优秀,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农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480余项,科研经费达13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55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甘蔗、大豆、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65个。发表论文27107篇,其中SCI、EI、CPCI-S等论文4197篇。获授权专利1177件,其中发明专利281件。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创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达3.02亿亩,突破作物品种单一化种植重大难题,成为世界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李铮友教授等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我国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率领团队育成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盛军教授团队围绕茶叶等特色生物资源,通过建立茶树基因组数据库,系统阐释了茶树起源、演化以及茶树基因迁徙规律,阐明普洱茶降血脂、降血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机理,开发普洱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发掘辣木、铁皮石斛、玛咖等新资源,实现了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魏红江教授团队构建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与美国合作获得了世界第一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克隆猪,并在《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发表,同时获得了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侏儒症等多种小型猪疾病模型。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